「想改變世界的心情,從父親死後我就放棄了。我只是為了不讓別人改變我而奮戰。」──徐幼真

 

生意失敗的姜仁浩,在妻子的穿針引線下,來到霧津的慈愛學院任教,進入這座霧鎖煙籠的港市,他開始有許多的不明白。不明白自己臨陣磨槍那一招半式的手語,如何能到聾啞學校任教?不明白行政室長張開五根手指是什麼意思,擔任教職和「五張小張的」有什麼關連?不明白為何從校長到室長,老師到舍監,警方督察到門口警衛,皆冷眼透出同樣的訊息:管好你自己的事,閒事莫理?不明白兩個學生之死,剛好都是無人聞問的意外?課堂上的無聲泣訴、廁所裡的悶聲尖叫,只是其他老師口中所謂聾啞人士的被害妄想症?

 

當他目睹班上學生,被強抓著將手放進洗衣槽裡攪動時,姜仁浩無法回頭。當真相呼之欲出,他無法站在默不作聲的多數那邊。他很難相信年紀一大把的校長會性侵女學生,他很難想像聽障兼弱智的被害者打從國小就成為俎上肉,他更難想像的是,施暴者多達數人,而那些只能無聲流著淚,沒辦法為自己發聲,遭受性侵及暴力虐待的學生,遠不只一個。姜仁浩有許多事情不明白,他只明白一件事,過去的自己,太天真了!

 

 

 

霧津能見度極差,讓人看不透的,不只有濃霧中的景致,還有菁英幫襯權貴、富人包庇黨羽、教會聲援教友、警檢暗渡陳倉,權利糾葛,交相推諉,官官相護,層層遮掩,見不得光的真相,幾無浮出枱面的可能。他和人權運動中心的徐幼真決意揭發罪行,即使動搖政商高層亦在所不惜,審理聾啞學校性侵案的同時,姜仁浩的私德疑雲甚囂塵上,你說他們太荒唐,他們說你私德敗壞,曾經和未成年少女談戀愛的老師,有什麼資格指控眾所周知的慈善家?!

 

對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而言,理事長家族的人權和耳聾孩子的人權是一樣的嗎?

 

假裝不知道,別過頭去,還比較容易。試問,以卵擊石有什麼好處?撼動社會有什麼好處?只要那些骯髒齷齪的事情,別在自己周遭五米內爆炸,得過且過有什麼不好?當個沉默的一分子有什麼不可以?然而,作者看到一則聾啞學校性侵案重罪輕判的報導後,選擇了一條相對迂迴曲折的道路,他將故事寫出來,幸運的是,他的故事有人看,且引起廣大的迴響。以真實事件為藍本的《熔爐》,藉虛構故事發聲,進而挖掘真相,控訴不公不義,線上連載時點閱超過1,600萬次,不僅促使現實中的案件重啟調查,更是南韓國會一系列修法的幕後推手,修正後的性侵害防治法,亦被稱之為熔爐法。

 

當焦點被模糊,正義被折辱,假作真是真亦假,民眾早習於明哲保身的時候,我們腳下的台灣,似乎更需要熔爐這樣的書來轉移娛樂新聞的聚焦,將那些曾經受到丁點注意,終究淹沒在新一波新聞的舊聞,重新找回來,還一點公道給人間?姜仁浩自嘲太天真,我們若這麼奢望又何嘗不天真,難道真應了書中的這句話:「原則、道德、良心的聲音,這些很久以前就被丟入垃圾桶回收了… …」同在現實中載浮載沉的你我,可以選擇沉默,可以選擇奮鬥,要是發聲權交到我們手上,咱們還殘留多少道德勇氣?

 

《熔爐》沒什麼華麗辭藻,沒什麼矯飾浮雕,有的只是痛心慨諷,與直白寫實罷了,事件本身並不令我感到意外,讓我感到訝異的是這年頭仍有文字震天下的能耐。許多人被徐幼真那句「我只是為了不讓別人改變我而奮戰」打動,更令我動容的是書末那封信上提到,讓她差點哭出來的〝民秀的回答〞。(為避免破梗,在此略過不表)

 

我們曾經在學生時代乖乖地記誦民族、民權、民生… …,我們曾經陶醉於古聖先哲的善美理念,時隔多年,我們變了,有人變得鄉愿一些,有人變得冷漠一些,我們美其名為社會化,其實那只是用來粉飾我們信念不再的事實。也許是思緒過於紊亂,拉里拉雜的,嘎眯也不知自己在寫什麼蠢話,終歸一句,你們自己看,就知道它如何令人揪心,如何使人絕望,又如何讓人重燃信念。你還深信人權的重要?你還認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嗎?《熔爐》所引起的修法效應固然激勵人心,對我個人而言更功不可沒的是,它讓我們還相信真理不死的可能,改變世界的可能,不信公平喚不回,不容公義盡成灰。

 

 

書名:熔爐

作者:孔枝泳

譯者:張琪惠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9861737881

 

 

 

 

 

 

PS. 原著改編的電影《熔爐》,去年九月在南韓上映,成為賣座冠軍,再度引發廣大討論,預計201210月於北美上映。

 

【延伸閱讀】南韓真實電影《熔爐》致性侵殘障兒童案再調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熔爐 孔枝泳
    全站熱搜

    嘎 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