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  

 

雖無挑戰極限運動的勇氣,少時嘎眯的憨勇值不算差, 年幼無知的那些年,總受不了畏縮不前的地球人,偶爾以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氣勢威逼同伴加入我的熱血大小事,直到步入中年才罷手致歉(?)。只因我逐漸發現熱血不等於勇氣,某些自以為是的勇舉豈止莽撞。

 

《勇氣絲帶》的作者經歷失戀和摯友意外過世的雙重打擊,想起摯友安德魯曾經說過那麼多「一生至少一次」的夢想清單卻從未實現,她決心為好友實踐最後一場對話中半開玩笑半願望的計劃:靠著街頭賣藝搞定旅費,像古代的吟遊詩人般瀟灑飄泊,流浪到挪威北角看永晝的午夜太陽。

 

悲傷衝腦的卡翠娜,在沒有完善規劃和地理概念不足的情況下,傻傻地開著形將報廢的廂形車,靠著演奏大提琴遠走天涯,吃不飽、餓不死、睡不暖,連洗個澡或幫愛車加加油都嫌奢侈。乍看好傻好天真的作者輾轉千里,總算逮到傳說中的永晝之美,過程不能說是步步驚心,絕對稱得上輪輪驚魂。然而,計劃中的歐洲極北點之旅,意外展延至葡萄牙會不會歪很大?

 

卡翠娜這趟一個人的旅行的書寫側重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景物漸成背景,圓夢的終點並非意料中的與悲傷和解,反而在重溫崩壞之際,邂逅思維清晰一如哲人的漢娜,獲贈別具意義的「勇氣絲帶」,這般醍醐灌頂的覺察在與漢娜告別之後能持續多久?她不諱言那滿滿的靈明覺知漸次遞減,我為卡翠娜拐至南歐按一千個 like,卻為她追隨伯格亡命阿爾卑斯翻白眼,也幫髒話用力按了幾個 unlike,旋即自我質疑,或許她敢我所不敢導致我酸葡萄?(笑)

 

有人說這本類似《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其實卡翠娜自以為欠缺勇敢什麼都不剩,且她不像《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的作者那般欲求高漲,一度畏縮膽怯的卡翠娜常因其他人的建議動搖,又常跟著直覺的指針走,正所謂不知道的人有福了,知道太多、計劃過於縝密的人,早已習於趨吉避凶,減少意外和闖盪空間,作者所知無多,計劃漏洞百出,連地圖都由旁人協助劃重點,跳脫常規及理性的安全框架,這是卡翠娜式的果敢而不自知。

 

透過周遭的親友閒聊,我不乏機會聽閱各宗教、藏傳佛教、奧修、賽斯、靜坐、靜心... ...等,雖僅一知半解卻稍具印象,關於漢娜為卡翠娜帶來莫大的啟發,看在我眼底倒不是如此驚為天人,漢娜這句「我認為當妳讀完一本書,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它繼續傳出去。」反倒引我注目。此外,我喜歡皮耶的叔叔法蘭西斯菲利普那段勇氣字源 coeur 的對話,雖知 coeur 即心,但我從未將 courage 聯想至 coeur 也太無心。「勇氣不是關於妳做了什麼事,勇氣是,保有妳的心。」

 

展讀之初我不是很能融入作者筆下像隻趴趴熊黏著傑克的情境,更難苟同走一個男人就要死不活的淚包,姑且以失去摯友(親)的哀慟來對號入座,懶人我連談戀愛都避免嘔心瀝血,只將心痛留給悲劇小說,哪會為了區區一枚滿街跑的傑克失魂落魄,單為一件外套奮闖雪山的說法能糊弄得了誰?原本以為我不需要勇氣絲帶,話多的我或許比較需要閉嘴繃帶封口,讀完全書才發現自己無勇無謀、有畏有懼、不具膽識,真真是勇氣疲弱的遜咖,一些微小的可能早在萌芽之初遭我大力扼殺,很多不差的發想都讓我以最壞的設想打發至不可行的結界,然而,要是沒有走出過去的魄力、被討厭的臉皮、無畏將來的淡然、自悲傷蛻變的能量、直視內心不迴避的勇氣,那麼,尋常浮泛的「我敢」也不是那麼「敢當」,期許自己下個階段能朝著如磐石靜定的「石敢當」境界前進。(握拳) 

 

 

書名:勇氣絲帶 The Ribbons are for Fearlessness

作者:卡翠娜‧戴維斯 Catrina Davies

譯者:尤可欣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 108

ISBN97898647707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嘎 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