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  

 

純紀錄,未開放回應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同一套觀點給適合的人看是救贖,給另一堆人看可能助紂為虐。我單看書介便以為這本書適合「心志不堅、為他人活、活在別人看法裡、太過在乎外界眼光、軟土深掘… …」的讀者,如此一來,心志尚稱堅定的我何需閱讀?換言之,早先我自以為是的認為不需要心靈雞湯餵養,實際閱讀便否決了前述略帶眨義的先決印象(自己掌嘴),甚至還很奇妙的略有所得,咳。

 

自由和任性只有一線之隔,展讀之前,我武斷認為那些太過自我中心的人(包括我在內)不適合看這本書,要是拿來當成絕佳藉口,大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之道,一堆原本就不在乎別人眼光的傢伙,再秉持被討厭的勇氣拿著雞毛當令箭,豈非有更多理由我行我素,顧人怨倒無所謂,就怕更其無拘無束無畏無懼的橫行霸道怎辦。(笑)

 

因此,最初買這本書的動機不為自己,而是給一位過於多愁善感、活在別人眼光裡、求好心切幾近偏執狂、快樂很少憂愁爆表、犧牲奉獻到令人髮指的某位順民。直到她看完書,我閒著也是閒著,才拿來加減翻閱。

 

如果說,有些人太在乎別人看法,一味屈從討好,弄得裡外不是人,那麼,自詡小小反骨的我輩中人,就不在乎別人看法了嗎?閱讀未久,我開始承認有些叛逆固然是做自己,另些叛逆或許不是不在意外界眼光,如果全然不在乎,不需故意唱反調,只要依循本心即可。尤其在為反對而反對的當下,餘幾分心力用在護持自己的意念?或許更多時候是太明白且太容易感受到約定俗成的章法才蓄意對著幹?談不上不受影響,那種情況下,看似滿載著被討厭的勇氣,也可能只是看似而已。然後一邊在意,一邊反其道而言,骨子裡擺脫不了框架。

 

不過,老話一句,盡信書不如無書。

 

有些對話令我默默點頭,對另些語句難免質疑,例如書末談到幸福及貢獻他人的章節,我很難不想到某些不對盤的貢獻,那些多事的、雞婆的、形成干擾的、太高調的貢獻,當真只要我自覺有所貢獻就行了嗎?

 

此外,即使在開頭某個章節曾提及非關善惡,我還是免不了想到善惡對錯巴拉巴拉,給循規蹈矩的人加點被討厭的勇氣還不錯,至於行差踏錯甚至危害人間的地球人就麻煩少點被討厭的勇氣吧,我可能不會期待一些社會渣滓有什麼被討厭的勇氣,反倒奢望幫他們定期定額地輸入道德勇氣。

 

│以上瞎扯,以下摘錄│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嘎:就是說啊,這怨憎會、愛別敵的人間真是可惱。快讓我回到無人駕駛艙吧~

 

 

*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創傷。… …的確,佛洛伊德對心理創傷的論述是非常吸引人的:心裡背負的傷痛(創傷)造成現在不幸的遭遇。把人生當成一部「曠世巨作」來解釋。這種因果定律相當簡單易懂,戲劇性的展開更讓人揪心,有難以放手的魅力。

不過,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創傷的相關論述中是這麼說的:「無論任何經驗,它本身並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的原因。」我們不要因為自身經驗所產生的衝擊(也就是心理創傷)而痛苦,而要由經驗中找出能夠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嘎:自類似的童年陰影出發,有人任由陰影擴張成作奸犯科,有人化創傷為養分成長茁壯,成年後身心健康,不怕成為社會毒瘤這樣。(挺胸驕傲)

 

*沒錯。我們無法搭時光機回到過去,時鐘的指針也不會倒轉。如果你一直停留在決定論的觀點上,就會受到過去束縛,未來也永遠得不到幸福。

佛洛伊德的決定論,可說是心理創傷最具代表性的論點,但他的決定論其實是變相的宿命論,是通往虛無主義的入口。你要認同那樣的價值觀嗎? 

 

*不是由誰來告訴你,應該自己親手去找才對。 

 

*現在的你感受不到幸福。為什麼?因為你不愛自己,所以把「變成別人」當做愛自已的手段。 

 

*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你的不幸,是自己選的。 

嘎:不管說是性格決定命運,或秘密一書提到的吸引力法則,或賽斯的你的人生是由自已預設... ...某人憤怒反駁:我的弟弟妹妹先生兒子都在很年輕的時候相繼過世的這種痛苦是我自己想要的嗎?你的意思是白髮送黑髮也是我自己選的?!(翻桌)

 

*你現在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呢?就是要有「捨棄現有生活型態」的決心。

嘎:可以從休妻休夫開始嗎 (誤 XDD

 

*如果有人自吹自擂,不過是因為他感到自卑罷了。

 

*最後再說一個關於驕傲的複雜例子,是把自卑感尖銳化之後,轉成一種特殊的優越感類型。具體來說,就是炫燿不幸。 

 

*只要把不幸當成讓自己「特別」的武器,那麼就永遠需要這種不幸的狀態。 

 

*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一個改變他人的學說,而是為了讓自己改變的心理學。不是等待他人的改變,也不是等待狀況改變,而是由你主動踏出第一步。

 

*兩個人在一起,卻感覺好像有什麼地方讓你喘不過氣,或是被迫繃緊神經,那樣的關係頂多可以說是戀情,卻不能稱為愛。人只有在感覺「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愛。 

 

*不要用憤怒轉移你的目光。 

 

*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嘎:兩種情況都經歷過,好慚愧。是以有人說,這世上的事不外乎兩種:干我屁事,和 干你屁事

 

*認同的需求或許算是一種天生的欲望吧。那麼,難道我們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就必須在坡道上不斷翻滾嗎?要像滾動的石頭一樣損耗自我,直到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得圓滑為止嗎?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不是要大家獨善其身,也不是蠻不講理,只是要做到「課題分離」而已。就算有人不為你著想,那也不是你的課題。還有,認為「別人應該喜歡我」或是「我已經付出這麼多,要是不喜歡我就太奇怪了」等等,其實都是介入對方課題、尋求回報的想法。 

  

這本書藉由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對話Q&A開展,哲學家固然言之成理,年輕人的提問也讓我看得津津有味。例: 

年輕人:您說的課題分離,就好像拉起一條分隔線,最後變成「我是我,你是你」。這麼做可以減少人際關係上的煩惱沒錯,不過那種生活方式真的是對的嗎?我總覺得那是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錯誤的個人主義。 

年輕人:好吧。我承認,我的確只在意自己;不是關心別人怎麼樣,而是只關心別人怎麼看我。您要說我是以自我為中心,我無法辯駁。可是老師,請您想想看,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劇情片的話,這戲裡面的主角一定就是「我」吧?把攝影機對準主角難道是什麼天大的過錯嗎?

 

*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接納原本的「這個我」,而且對於可以改變的事物,抱持改變的「勇氣」。這就是接納自我。 

 

作家馮內果在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中曾引用過類似的一句話:「主啊,求祢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納無法改變的事物;賜給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並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 (神學家尼布爾的〈寧靜禱文〉) 

 

*把別人當成敵人的人,既無法接納自我,也無法完全相信別人。 

 

*生活上有某種精神障礙的人,只要一發生什麼事,就會用「大家」「每次」「全都」這些字眼。 

 

*猶太教的教導中有這麼一段話:「假設有十個人,其中一個人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會批評你,他不喜歡你,你也不喜歡他。有兩個人跟你非常合得來,可以成為好朋友。至於剩下的七個人,並不特別屬於哪一邊。」 

 

甘於平凡的勇氣 

為什麼需要變得「特別」?是因為無法接受「平凡的自己」吧?正因為這樣,一旦在想變得「特別好」的過程中遇上了挫折,就會跳入極端的「特別差」。

 

平凡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看起來像線條的人生是一連串的點,這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

對這些一無所知的大人,硬是要將「線條」般的人生強加在年輕人身上。告訴他們順著名校、大企業、安定的家庭這條軌道去走,才是幸福的人生。可是人生之中是不會有線條的。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你想要藉由回顧過去、預見未來,給自己一個免除責任的藉口。事實上,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和「當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要考慮的問題。當你認真地活在「此時、此刻」,根本不會想到這些事。

嘎:自「剎那」論及「當下」,益發接近禪的境界,又或者駑鈍的我歪掉了。

 

*無論是你、還是我,就算在「當下」結束了人生,也不能稱之為「不幸」。

 

您的意思是,如果我認真的活在「當下」,每一個剎那都是終結的狀態嗎?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 

 

嘎:手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

驀地想起我很喜歡豐子愷的一句話: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書名: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譯者: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141030

ISBN 978986137195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嘎 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