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的凱莉,喜歡說話,她以糖菓般的甜脆嗓音,幫媽咪肚子裡的小寶貝取名字。該取什麼名字好呢?叫冰棒好了!還有小蛋糕!說著說著,凱莉便嘰嘰咯咯地笑起來!

不過,這麼鮮明愉悅的畫面,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三年前的某一天起,凱莉再也無法說話,無法發聲,就連哭泣時,也只能無聲的落淚。

幸好,凱莉有要好的朋友珮翠拉,珮翠拉猶如凱莉的聲音,凱莉想吃什麼,想做什麼,珮翠拉都能意會,無需言語。同樣的,珮翠拉喜歡什麼,怕什麼,凱莉再清楚不過了。

 

這天早上,凱莉的爸爸葛里夫又喝了十幾罐啤酒,噢,十幾罐對葛里夫而言,並不算多,原本計劃清晨四點多和死黨出門釣魚的葛里夫,最後卻失心瘋地,拽著凱莉走入森林。

稍後不久,珮翠拉的爸爸發現女兒的床上沒人,珮翠拉會跑去哪兒呢?珮翠拉不在家裡,珮翠拉不在好友凱莉家,甚至連凱莉也不見了,凱莉的媽媽深信老公葛里夫依照原訂計劃去釣魚,天還沒亮,凱莉連鞋子都沒穿,兩個稚齡女童,有可能乘著朝露相偕去森林玩耍嗎?

 

發生在不到24小時內的《被囚禁的音符》,藉故事中幾名要角發聲,以各自立場作為第一人稱,輪流表述,串起整個事件。唯一例外是凱莉,在屬於凱莉的段落,以第三人稱 "" 來敍述,也叩合了凱莉的無聲。

率先登場的,是由安東妮亞(凱莉媽媽)的極短篇拉開序幕,該段場景約莫發生在事件後半,明白道出凱莉沒事(不肯定是全然沒事,但起碼還活著),再道出珮翠拉的爸爸哭了,已經造成驚疑莫名的效果。

直到進入第二/三節有關凱莉/珮翠拉的段落,才正式從頭說起。序章的佈置,加上以不同人物各自表述的方式,在閱讀初期或許有些混沌不知所以,卻也帶出一定的懸疑感,所幸,進入二三段,觀者便能安然就定位。

故事有兩處懸疑待解,一是三年前究竟發生什麼事,原本嘰哩呱啦的凱莉,為何發不出聲音來?一是凱莉和珮翠拉的失蹤,她們發生了什麼事,是誰造成的?她們只是走失,抑或有人行兇?有的話,那麼,兇手是誰?

有意思的是,在不同角色的敍事裡,都植入過往記憶,不同的生命歷程,不同的遺憾,程度不等的慨嘆,就連小小的班恩,也不例外。人類,恐怕是最難避免錯誤的生物吧!

在這當中,我對凱莉的媽媽安東妮亞,既疼惜,又不耐!疼惜的是她的處境,不耐的是她的鴕鳥心態!凱莉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她可以一肩挑起家裡大小事,獨立帶好一雙兒女。她是可以領著班恩和凱莉這對兄妹到森林裡自在跑跳,還可以帶著他們一起爬樹的陽光媽咪。她可以很陽光,卻同時閃躲!她明知事情不對勁,卻沒說什麼,她不敢問,也害怕知道真相。

難怪許多關乎兒童的社會新聞會提到:被害人的XX早就知道,卻不敢過問,又或者默許事情的發生。如果是那種唯唯諾諾的怯懦鬼也就算了,安東妮亞哎!看似獨立有主見,卻可以龜縮到那種程度,真是令人火大!

 

更令人爆跳的是關於一名代課老師的橋段,且容朋友們自行閱讀後,咱們再來聊!幸而,凱莉身旁也有好老師,好老師不多廢話,況且,凱莉也不會同老師說話。那麼,我說的好老師,是怎麼幫助凱莉的呢?

讀者一開始就知道凱莉得以安然脫身,問題是,說不出話的凱莉,能找回自己的聲音,完整表達出她所看到的,讓人及時救出珮翠拉嗎?

在凱莉和珮翠拉之間,有種無需言傳,自可意會的默契。看多了由話語所產生的誤解,或許,最好的溝通,並不是語言。

 

文字簡潔樸質的《被囚禁的音符》,不知是否囿於書名給我的印象,閱讀時,總有種詩意的音樂流動感,加上幾位主角過往記憶,令人唏噓,對我而言,沖淡了箇中的驚悚 (雖說是泰絲.格里森推薦的作品),但推理樂趣不減,有些抒情餘韻,和靜緩流淌的傷感。

 

  

 

書名:被囚禁的音符  The Weight of Silence

作者:希瑟.古登考夫   Heather Gudenkauf

譯者:陳宗琛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預計20101029出版

ISBN9789866345517

 

書籍簡介點此:被囚禁的音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嘎 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