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2qMkhZ  

 

很可笑吧?我從沒有身為猶太人的真實感,直到開始被迫害了。

 

1929年,9歲的伊娃,是11歲安傑羅的跟屁蟲。他們之間,有陽光沙灘,有琴音震顫,還沒有猶太人和天主教的身分標籤,更沒有戰火燎原。沒有人以宗教為職志,沒人預見未來的斷肢殘骸泣血,沒有人否定愛。

 

1943年,愛情咫尺天涯,海邊假期似前世般遙遠,納粹冷血收割猶太人,伊娃周遭親友陸續遭受戕害,活著是場奢侈的夢魘。神父安傑羅及其天主教會協助無數難民,他所祈禱的上帝好似遺忘了人間。安傑羅希望伊娃藏身修女院,躲過這場浩劫,伊娃卻不想苟且偷安,但願盡力而為,生死不論。

 

「事到如今,她總算能理解父親了.她必須行動,行動才有活著的感覺,即使最終迎來的是死亡。」

 

 

書名《塵埃與灰燼》 From sand and ash 富含寓義,卡米洛(伊娃父親)熟諳化工,他的事業版圖由塵沙出發,化為美麗的玻璃器皿,公司名內蘊不經沙礫苦痛無以成珍珠。不過,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誰要主動迎難而上歷經慘烈淬礪呢?

 

書介形容這本書:

《刺鳥》的糾葛纏綿X《英倫情人》的蕩氣迴腸X《辛德勒的名單》的人性光輝

我覺得還加上一點:《安妮日記》的信念不死X《諾曼第大空降》的慷慨赴義

問題是,集結多元素的故事,好看嗎?關於二戰巨禍,說好看未免殘忍,但平心而論,這部歷史情感小說無疑是好看的,不怕冷場,只怕神經緊繃,融梗無虞,情感動人,時代悲鳴下的浮生悽惻,上蒼為他們關上一道道門,又追加九重鎖,多少人求告無門,然而,又有多少人在教會的庇護下劫後餘生。

 

只不過,我偶爾看不慣伊娃在大戰時期的高調著裝和衝動行徑,比方:

離開佛羅倫斯,搭火車前進羅馬,她穿白襯衫搭紅色飄逸長裙。

去馬立歐、茱莉亞家(猶太人區=險境),她身著心愛的紅色大衣。

老爸交待過做人要低調,但她為自己找了似是而非的說法:「依娃是個漂亮的女人,低調是行不通的,她很早就認知到,她的最佳武器就是吸引別人注意。」而我依然想說,如果在戰期,一個女人,又擁有盛世美顏,行容舉止盡量低調,生死交關當頭,讓我們遠離非死不可的搶眼。奈何伊娃就是不聽,她帶著假身分證明,行李中還有分分鐘曝露身分的告解日記就算了,外出排隊時還看不慣德國士兵霸佔長椅,莽撞地出頭,果然,就是要這麼冒失才有接下來的奇險境遇和緊張刺激!

 

相形之下,安傑羅的內心糾葛與掙扎較無所謂(?),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乖~還記得當年嘎小眯讀的《刺鳥》版本,男主譯名洛夫,我側頭對同學說:洛夫?是懦夫啊!同樣是神父,安傑羅的內在拉扯儘管痛苦,終究衝撞出情感突破口,許自己和摯愛一條生路。愛真的需要勇氣。

 

雖然,我偶爾懷疑,大災大難激化人性的惡與美,非常時期迸發非常勇氣。烽火連天,情意彌堅,倘若換個時空,比如承平日久的現今大環境,我可能不會那麼愛你。(咦)

 

愛情速撤,情義上升。撇開伊娃某些令我不以為然的固執和作法不提,她有一點格外引我共鳴,她曾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清楚上帝的性格。」你我身邊不乏信仰堅定人士,我們或多或少都曾被這個那個宗教篤信者拉去碎碎念,我老覺得,我可以相信天地或有神祇,我可以相信宇宙間存在當今科學無法解釋之超現實及奧義,但我不信人的詮釋。

 

 

 

書名:塵埃與灰燼 From sand and ash

作者:艾米.哈蒙 Amy Harmon

譯者:林小綠

出版社:春光出版

出版日期:110/04

ISBN9789865543136

 

/tmp/phpAuzdP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嘎 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