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道鋒面,在家裡玩了五天的旻軒,開始覺得無聊了
傻瓜嘎眯一時不察,答應軒到M吃早餐,還特地稟報軒,早餐不附贈玩具
誰知隔壁排有個不良示範媽,多花了三十幾元買玩具車
在軒一聲聲:麥X勞不公平,為什麼他們可以換車子... …的跳針聲中
耳朵幾近生繭,直到下了國道6國姓交流道
軒才在草莓的魅力下,忘記麥X勞不公平事件!
草莓甜不甜?
甜!
採完草莓已過中午,嘎眯又來到吃了十幾年,人氣不降反升的老地方
到這兒的話,我從不號召人馬,寧可少點一些菜
因為人一多,就要坐到後院十人大桌,換作是夏天正午,我可受不了
這裡的好處是,除了菜單上分大小份,有些餐點可以視人數而定
比方豬腳可只點兩塊或三塊,白斬雞、鹹豬肉、或部份熱湯,可點"特小份"
當然,熱炒的部份就沒辦法這麼作了,不是小盤,就是大盤!
早年點的過貓,作成月見式(趁熱上頭打顆生蛋),近年好像改掉了
老牌影星張美瑤是埔里人,據說是老闆娘的同學
小時候覺得外婆家的櫥櫃真是有夠舊的,如今卻異常懷念
為了軒而捨棄我很愛的地方風味菜,刺蔥豆腐,改點刺蔥煎蛋
這次也少不了老菜色,埔里炒米粉,再加兩碗白飯
地瓜球,當然是為了旻軒所點的
每桌必備茶水,餐後一定有山粉圓
這趟只有兩大一小,就不加點熱湯了
↑猜猜看,嘎眯這次點的菜,一共花了多少錢?↑
這些年來,我小擔心亞卓接太多團體遊覽客,會影響餐點品質
幸好截至目前為止,對它的價位,及那種媽媽的味道,還持續接受
比起其他知名小吃或幾家餐廳,我換來換去
最後仍較常到亞卓,即使簡單三菜一湯也好
除了刺蔥豆腐,茭白筍,溪哥溪蝦,鹹蛋苦瓜,客家小炒…都是我愛點的菜
三歲多的軒,與不同的親朋好友來亞卓,大概六七次有吧
他每回剛到,就吵著要去前庭逗弄籠中鳥
正如同一些我偏好的店
像我老家雲林的北港肉羹,新港鴨肉羹,嘉義小吃...
娘家水里的早餐切ㄚ麵,柴灶阿婆麵,董肉圓,員林客運麵店,當歸鵝肉...
集集的老麵店和剉冰... ...
以往我不大想介紹,也不放連結,主因實在是…矛盾吶矛盾
希望所有我喜歡的餐廳或小吃店
顧客夠多,才不會囤積食材
但又不要多到爆,才不會令我怯步啊~
爭氣點!
別因為假日團體客一多,將來給我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