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暱稱為「墾丁小巴里島」的非秘境,位於貓鼻頭及後壁湖間,是墾丁半島上「灘岩」最為發達的地方。
「灘岩」即沙灘上的岩石,但見珊瑚礁岩星羅棋布,嶙峋奇岩彷彿有生命般恣意伸展,恰與柔細白沙灘形成強烈對比。
有高聳立正,有仆地臥倒,有礁岩離群索居,有的團結力量大,環抱一方淺灘,形成溫柔且相對安全的小港灣,好像和大人約定好的天然無牌照保母,是大小朋友都喜愛的戲水池。
墾丁小巴里怎麼走?屏東縣恆春鎮大光路,貓鼻頭往後壁湖方向,至道路盡頭大石及樹木杵在道路中央攔路喊冤處停車,循路旁小徑通往海邊即可。
網路傳播力量大,如今即使非台灣客都曉得墾丁小巴里,雖不再是秘境,比起南灣、大灣或小灣的人聲鼎沸,這裡仍然靜好。
據說灘岩的形成,和地下水溶解石灰岩層,流出沙灘時受熱凝結有關,不說岩壁流出的地下水帶點熱度,海水也不冷呢!此地距離核三廠出水口不遠,海水溫度偏暖,即使冬天來此也冷不到哪兒去,熱帶魚悠游,浮潛客有愛,只是不曉得珊瑚礁受不受得了,人類試著叩問,珊瑚老大不發一語,一如礁石靜定。
除了熱帶魚,親子同遊尚可試著讓小朋友們找壺穴、海星、寄居蟹、海藻海草... ...,大自然的教室無料放送,當然要請人類自重,即使一顆小石子或貝殼,敬請純欣賞就好。老話一句:除了腳印,什麼都不留下;除了回憶及相片,甚麼都不帶走。
忽聞幾名小朋友歡呼:「找到了,找到海星了!」
嘎眯湊近瞧,良心發聲:「那不是海星唷,好像是陽燧足,很多人叫它海蜈蚣。」
我這說法也有待商榷 誤人子弟,畢竟牠們又稱陽燧足海星呀
想不到他們聽見蜈蚣二字,小臉失望糾結,讓他們當成海星還比較有良心?
嘎眯趕緊補充:「不過,其實我也不懂啦,聽說牠們是海星的近親。」
三名小朋友的臉龐重新點燃起希望的光芒
完全是 morning has broken 加上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的那種 fu
猶記當天稍早,小乘客說他坐車很累,午餐不想吃,我說吃過飯就可以去玩水嘍,小子二話不說終結午餐。
是日有道鋒面將過未過,雲雨神尚未全面撤退,天氣微涼,這也是我為何選擇水溫稍暖的小巴里。太陽公公懶洋洋的,時現時隱,過午不候。
光線疲弱,不宜拍照,無損玩樂,從現場尚有十幾位遊客和浮潛客,玩到傍晚包場,軒賴著不肯走,直至薄暮才認命離水,還難得食指大動地將晚餐一掃而空。比九尾雞湯管用哎,原來墾丁小巴里也有勸食功效?晚安,小巴里~
墾丁小巴里的某些角落確實令人想起小琉球
↓ 當時對陽燧足好奇又不敢摸的軒,媽媽捉給他看可以,要放他手上是萬萬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