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遭逢父母之喪,除了父母身後留下的有形遺物資產 (甚或債務),悲傷哀悼之餘,能從中得到什麼 "益處"?談這個議題,未免有點大逆不道似的… …

父母給予孩子的,不見得是百分百滿滿的愛,人無法選擇出身,亦無法選擇父母,我們常說「虎毒不食子」,又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是,為摰親所傷害的事件卻屢見不鮮。
如果說,新聞報導中凌虐親兒的那類父母的死亡,對子女而言稱得上福音,似乎還合情合理。對於更多數的所謂正常家庭中的親子關係而言,父母的死亡,除了失落與打擊,怎麼可能對子女有所裨益呢!?莫非作者離經叛道,或胡說八道!?

作者身為資深心理治療師,在她母親過世後,客觀記錄其生命歷程,並釐清兩人之間的相處模式,進而修補過去生命中的貧乏與疏漏,讀者亦能自其中感受到積極與豐沛的創造性能量。

進行心理盤點時,她列出四個問題:

 1:你從父母身上獲得的,而你想珍惜保留的是什麼?

 2:你父母擁有但你從未獲得,因而感到遺憾的是什麼?

 3:你從父母身上獲得卻想摒棄的是什麼?

 4:你曾經需要,但父母無法提供的是什麼?

 

接著,她針對數十名失去父母的成年人進行訪談,發現許多子女在失去父母之後,方才深入地認識自己,並且蛻變成長。有些受訪者,長期受到父母的聲音(期望、需要、索求、禁律)影響,要等到這些聲音靜默了,才聽得見自己幽微的心聲,並付諸行動

有些受訪者,在過往生涯中扮演反抗的黑羊,陷入為反對而反對的窠臼中, 即使他們採取的反抗行動並非真心所願,仍無法在父母有生之年,讓心願自由。有為數不少的怨偶,為了父母的願望或顏面而維持婚姻,或因為父母的看衰,打死不願仳離,待審視的眼光不再,才敢離婚。

最淺顯易見的受益,是於父母死亡之後,提醒自己健康的重要性。

最隱晦難書的,是隨著父母消逝,驅散原有的需索控制衝突與禁忌,走出新道路。

 

如果說,世界上所有的發生,都有其課題與伴隨而來的正向力量,或許,父母的死亡亦然。

 

作子女的,無論長到多大,在父母眼中永遠像個孩子!乍聽下可感受到為人父母的慈愛與呵護,進一步深思,稍可察覺箇中的沉鬱及無力。

中國人提倡孝順,往往希望孩子「乖巧」且「聽話」,這種以父母價值觀及願景為導向的作法,在子女小的時候,或許還可以稱之為「形塑」及「教育」,待子女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觀感,若父母的心態停留在原點,忘了子女也是擁有成熟心智的靈魂,一味希望子女順從的話,雙方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父母覺得子女不 夠孝順,子女則感到無法放手一搏,有受箝制之感。

 

椿萱恩重,無庸置疑!但是,在父母無私的愛底下,多多少少仍存在著佔有慾及控制慾。作者的研究調查中顯示,受訪者在父母離去後,脫離原本被影響的軌道,恍若重拾一面鏡子,能清晰地觀照,自其中理出頭緒,進而修復過往生涯中的親子傷痕。

 

數十名受訪者,以長期被父母宰制影響的人居多,僅極少數於父母在世時感到如沐春風,不知是數十名訪調者仍不夠多,抑或是幸福家庭原本就不多。另則,作者提到佛洛伊德及其他心理學家,鮮少研究此議題,彷佛人到中年難免遭遇父母之喪,再自然不過了。但我個人以為,人到中年遭父母之喪,確實比幼年喪失父母,要來得自然多了!

對於其中幾位在父母過世之後,藉著檢閱其父母的一生,進行心靈對話,更加體解父母,我感到些許悵惘,畢竟父母已不在世上,亡者已噤聲,全憑在世的子女自由心證。先看底下的例外吧!

最令我動容的受訪者,是一位物理治療師,泰咪,儘管她是不被母親期待而降生,成長過程中因父親早逝,甚至成為母親刻薄的對象。母女彼此傷害,幾成慣性。在母親中風後,她嘗試走出新局,改變相處模式,漸臻和諧,她及時在母親離世前,和悅地對媽媽說出:「我愛妳」。

 

為何總要等到死亡來臨才察覺,該說的,還來不及說,該做的,末了仍沒做好!?

也許我這麼說,聽起來過於理想化,但是,我希望閱讀這本書的人,都能藉著這些實例反思現況,及早洞察並付諸行動,回返自性,重拾原本面目。

與其在父母走後盤點心情,釋放被壓抑的靈魂,作出改變並且從中學習,還不如趁父母在世時拿出行動來,誰知道,也許父母也暗自企盼和子女來一場真正的對話何不及早給自己改變的契機,給父母修復的機會,讓自己及所愛,都得以在有生之年學習成長!


 

 

書名:死亡的益處 Death Benefits

作者:Jeanne Safer, Ph.D.  珍.賽佛博士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98621320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嘎 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