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星期二傍晚,離頭七法會開始還有兩小時
飢腸轆轆的姐弟們,在不良嘎眯的帶頭示範下
默默地自老家的曬穀場上蒸發,我的目地的是北港
記憶中的好吃肉羹麵,並非台中老牌肉羹,而是從小吃到大的北港肉羹
多年前的媽祖廟旁,有我們愛吃的羊肉羹、蝦仁羹、蚵ㄚ煎... ...
一場火災之後,幾攤我最愛的老店歇業
取而代之的新店家,如雨後春筍般林立,頻頻向觀光客招手
試了幾次,並不是記憶中的味道
另間位在巷弄裡的魷魚羹,則隨著識途老爸辭世,再不復尋
於是,我難忘那魷魚羹的獨特鮮味
於是,我厭惡大街小巷林立的那些千篇一律
毫無特色,只懂得以沙茶醬來佐味的加盟店幸好,還有兩家老店,直到這幾年還開著
雖由第二代接棒 仍找得到記憶中的肉羹 當歸鴨 魯肉飯 蝦仁湯... ...
我跳上司機座,二弟、小弟、機車賓、可愛軒,紛紛跟進。
嘎眯:旻軒,你知道媽咪國中轉學回來海口,每天要騎多久的腳踏車嗎?看清楚,就從這裡開始!
車子倒出前埕,往下崙方向,如箭矢般射出。
經過一處魚池,思緒長征回遙遠的那年,一回颱風來襲,海水倒灌,升學班仍未停課,我騎經此處,已分不清水面及路面,涉水而過時,偶一陣大風吹來將我吹向右方魚池,我只好使勁吃奶的力氣踩著踏板,將方向扭轉回左邊,以防不慎掉入池中。
離老家最近的是飛沙國中,彼時升學率比口湖差
因此,搬回老家後,老爸要我跨區至口湖就學
實際上,昔日口湖國中的升學率也好不到哪裡去
每年考上一二志願者,寥寥可數
早先曾計劃讓我離家就讀私立中學的老爸
大概作夢也想不到,事業會倒,身體會垮
三餐都顧不得了,他還能堅持什麼?
只能堅持在兩所偏遠中學當中,選擇升學率稍好的罷了
我中途轉入,考出不錯的分數,教務主任決定將我編進升學班
上了兩個月的課,突然飛來一名新同學,導師不耐煩之至
當下丟出一堆英數作業,要我在兩天內趕上進度… …
後座某人不太放心:妳還記得路嗎?
嘎眯:放心,下崙過了是頂湖,頂湖過後到口湖,口湖過了是水林,接著就到北港,老爸過世後,你們和老媽先搬回南投,只有我一個人留在雲林,一直到國二結束,我都一個人跟著阿嬤住。放假時,我和同學騎機車飆到北港,阿嬤事後知道了,才大聲叫著:”哇漏囉”(海口人驚呼語),妳一個查某囝仔郎,騎那麼遠作啥!
老弟:蛤?我怎麼都忘了妳沒跟我們一起,繼續留在海口跟阿嬤住?
嘎眯:可能媽怕我們一下子都走了,阿嬤會很怨嘆吧!可是,留在海邊,媽真的找不到工作。
我一到六歲同阿嬤住(當時三個弟弟皆未出生),虛歲六歲搬到南投,雖然有自己的房間,還是被派去和阿嬤同床數年,國中時同住兩年,如果要數哪幾名孫子女跟阿嬤住了最久,我絕對登記有案。
嘎眯:這裡叫做下崙,轉角的柑仔店是公車站,每天早上,我就騎著腳踏車,大約七至十分鐘可以騎到這邊,不過,這只是我上學路程的第一站。
小弟:天啊,這裡只是第一站,那妳根本不必上學,每天光是騎腳踏車來回就好了嘛!
嘎眯:下一個村落是頂湖,過了頂湖,才騎到口湖。老榕樹那邊的公車站,以前有一攤豆花店… …
我揮手向左手邊比劃了一下:再往左騎下去,就是媽咪國一國二時讀的學校。
旻軒萬分羨慕地說:媽咪,妳好好喔,都可以騎到這邊來!
大人們笑倒,嘎眯旨在強調上學路途遙遠,而軒卻羨慕我可以騎那麼遠!
海口風大,迎著冬天的風沙,只能瞇著眼,小心別讓沙子擠進眼縫裡,什麼都顧不得,只得拚命往前踩,腳下稍一放鬆,就會被強勁的海風逼回,連人帶車,一同倒退。
也許是因為,當時的風很大,少年才更加賣力
不斷告誡自己,不能被風吹倒退,不能只有這樣而已,不要一輩子埋沒在這裡
那反而是一生中,唯一持續向前,不曾稍歇的奮勇階段
年過三十,風稍停,雨暫歇,逐漸忘記努力的必要
終於隱退在時間的洪流裡,變得什麼都不是了(菸)
也許,我從未向前,一直停留在原點
終於開到了北港,我中意的那兩攤還在放春節,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另外三攤
分別點了羊肉快炒 雞肉飯 蝦仁湯 肉羹 蚵ㄚ煎 ... ...
吃起來 還是有些不一樣 我的味道執念 仍暗中鼓噪著
喪禮果然像婚禮,姐弟們上一回齊聚北港大啖小吃,是幾年前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