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方歇,重返太魯閣,沒有天青水碧,
雨後泥沙刷新存在感,
自然又輪到濁水劇場當家。
離開花蓮市區來到太魯閣,稍晚得經中橫開回南投,
為了保留精力給午後的步道健走,司機不想為難自己,
上午只在燕子口一帶盤旋作為前菜,不吃燕子。
過東西橫貫公路牌樓不久,
臨時起意在長春祠稍事停留,
好吧我承認是早餐咖啡喝多了非下車尿尿不可乾脆一兼二顧問候長春祠。
遙想當年長春祠設立之初,
乃是為了紀念修築中橫時不幸犧牲的工程人員,
置身中橫東段,除了讚嘆天地大塊之偉岸,
很難不想起前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前幾次都沒跟到我們花蓮行的阿賓直想走上長春祠步道,回味他的童年往事,
嘎眯怕午後中橫起霧,不欲戀棧,寬厚悲憫地告知長春祠步道僅部分開放,
從彌陀巖這頭過不去,不是我不配合,步道要搞自閉我也莫可奈何。
行過長春橋,造訪彌陀巖,
自平台向長春聽濤及長春祠伯伯隔空喊話倒是可以。
前後待不到二十分鐘,
很敷衍地將耽溺在余憶童稚時的阿賓拖走。
嘎眯記取之前忘了借安全帽的冏教訓,熱情奔向溪畔服務站,
沒人敢拍胸脯保證燕子口步道不會心血來潮砸顆小落石,
若想進入這區步道,請務必配戴安全帽,
切記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當然,別忘了歸還安全帽。
有人問為什麼一定要戴安全帽?小時候來這裡玩也沒戴啊~
欸,國家公園管理處警示過了,聽不聽在個人,
且容嘎眯呼應朱自清先生的懷慨。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
但 是 ,聰明的,你告訴我,
萬一突發狀況發生了誰來幫地球人倒帶?
立霧溪峽谷在燕子口愈發狹窄,
溪水燕子一相逢,勝却人間無數。
沿途可賞怪石嶙峋、壺穴湧泉噴薄、峽谷歲月誌。
處處是景,眼眼含情,
大理石豪放,山水狂恣,
從這裡延伸向西直到慈母橋是立霧溪峽谷最懾人心魄的一段。
立霧溪這把軟刀子,貌似溫柔,實則堅定地為大理石刻劃時光年紋,
哪怕物換星移,人事皆非,溪水兀自流淌,千萬年不變,
鬼斧神工不足以形容此區景觀,
人類文字描述流於斧鑿還不速速退散。
每次經過都害我相片爆多,
陰天都能這麼亂拍,晴天還得了?
有時挺想念使用底片和傻瓜相機的時代,
沒本事和銀子過不去,就不會亂殺底片到天荒地老。
燕子口步道洞外有洞,道外有道,
大自然的神奇現前,自覺渺小的嘎眯很難找到燕子,
若真有心要找,倒也不難。
流芳橋旁的燕子特死忠不會亂飛,
我賭牠是快樂王子那隻轉世到太魯閣,
幸會幸會。
杵在新舊橋樑西端的雙層景觀平台上,
可以見證立霧溪在這裡甩尾成功,
形成九十度大轉彎好率性。
太魯閣峽帥氣破表,
什麼花美男的都可以掩面自慚滾邊兒去~
話癆至此已抵天祥的慈母橋和稚暉橋周遭,
我們在天祥隨便填飽肚子,真的很隨便的誤踩雷餐。
好在太魯閣的雄渾壯闊多少能告慰我節節飲泣的胃腸。(心)
20170227 的燕子口前菜優異,實體午餐落漆,
決計另尋步道當正餐才是王道。
中橫經典老地方,玩再多遍也不膩~
Ps. 出發前請先查詢中橫(台8線)路況
太魯閣國家公園
227下一站:│花蓮秀林│太魯閣白楊步道。白楊瀑布
226上一站:【花蓮光復】馬太鞍濕地的巴拉告。大農大富平地森林暨其他
【延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