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主管曾力挺他家鄉的林場肉羮,
其他人跳出來各自擁護心中的最愛,
除了羅東,有台中正老牌,有嘉義某老店… …,連媽媽牌都上場,
我聽了會兒忍俊不住便說,其實大家講的幾處肉羮,除了某家媽媽牌外,
我剛好都吃過,個人以為大家各執一詞的爭論頗逗趣,究竟是論食或念鄉情?
就好似許多人都覺得自己媽媽的肉粽或炒米粉最好吃,這哪比得出公斷!
美食與否,同樣如人飲水,極其主觀,各人口味偏好不同是一環,
摻入成長環境、地緣關係、習慣制約、雛鳥效應(最早期入駐的好味道優先),
再揉進各自的鄉愁心緒,箇中情感溫度無可取代,
既是各投各的家鄉票,又何必爭論?
↑ 似乎是綠豆 @雲林林內
無論大家怎麼說,我心目中的最愛仍是北港肉羮,
是北港在地的肉羮,不是外縣市欺世盜名掛北港名銜亂賣的難吃西貝貨兒。
最初,我的最愛肉羮本有三家,兩家位於北港,一家在斗六,
後兩家收了,只剩五十年老店北港東陽香菇肉羮。
有次和老同學聊起我每次回雲林老家都會歪去北港,
可以沒有花生糖,沒有花生油,甚至忘了朝天宮(失敬了媽祖),
卻不能沒有香菇肉羮,因此總會拐到嘉義客運旁巷子裡的東陽,這才完成返鄉儀式。
老同學開心的說太巧了她也是,回家前沒先來上一碗便覺渾身不對勁。(擊掌~)
此一時,彼一時,婚後回鄉次數大減,
那一年的年後回鄉治喪期間,東陽沒開;
隔年初五,拖著家小再去一次,東陽還是沒開,
失落破表,鼻酸造次,葬禮上忍住沒哭的,差點哭給北港嘉義客運。
夏天某日再去,東陽開著,
我小心按捺住內心的歡呼聲,
問老闆娘怎麼前一年拖到大年初五還沒開工?
老闆娘笑說他們有時到了初八才營業也是有的。
果然還是別在年節期間找碴才好啊啊啊
位在北港嘉義客運的東陽已走過五十年歲月,
走進嘉義客運旁的巷子,第一家是是當歸鴨,第二家便是東陽,
童年記憶沒錯的話,原本在東陽後還有好幾家店,
昔時私家車較少,搭乘客運的人多,生意鬧熱滾滾,
一說肉羮麵在當時又稱錦魯麵,為了趕上車次慢不得也,
錦魯 = 緊嚕 ,意即快點,hurry up!快快快可別錯過車班啊~
若依我阿嬤或嬸婆的念法或許偏向 緊ㄌㄡ,
但就像在萡子寮漁港篇章所提過的,
他們的驚嘆辭和語氣我總也學不全。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後來自有小客車多了,
除去學生通勤,搭公車人次大不如前,
東陽生意依然不惡,巷子深處的其他店家難以撐持,
是以近年只見巷口的當歸鴨及東陽香菇肉羮。
受東陽的香菇肉羮影響,我想吃的肉羮裡,
要有真的香菇,正港的新鮮赤肉絲,不要魚漿來打腫臉充肉絲!
嘎小眯在軒這年紀時,食量為軒的兩三倍,
一人獨吃魯肉飯或雞肉飯外加兩碗香菇肉羮,
或者在一小時內從廟邊羊肉羮、蝦仁羮… …
一路吃到客運旁香菇肉羮麵加當歸鴨,
而今寶刀已老,僅一飯一羮足矣。
↑ 看到電話番沒?電話幾番?久違的說法好懷舊
Ps1. 如相片中時鐘所示,時間下午3:30前後顧客較少,本海口人就是來吃下午茶的沒錯
Ps2. 兩光手機照無法呈現色香味俱全於 5% @@
在我爸短暫的、來不及變老的有限生命裡,在外你兄我弟揮霍的時間多,留給家人的時間極短,然而,單就這短短數年的緣分,他仍成為我們的小吃美食大啟蒙。或許因為交遊廣闊,各大城小鎮都有他的換帖兄弟情報網,同時歸功於他的方向感和記憶力絕佳,往往不知他方向盤怎麼彎的轉的便拐進巷弄小食堂裡,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從未踩雷,眾多踩雷點都在他死後才發生。
後來,我們有時會聊起某鎮的什麼現炒魷魚、哪攤的鵝肉或筒仔米糕的,巴望昔時唯一的成年人──→我媽能確實還原路線,可惜,她無法。說是我爸所走的捷徑和彎彎拐拐遠超乎她所能記憶的複雜,而日後稍具方向感的我,當時年紀尚小,在車上大睡居多,又怎麼想得到未久之後便失去家裡重要的小吃 GPS 呢。
少數記得正確位址的店家,未必能陪我從童年走入中年,
另一家我也有愛且不亞於東陽的北港肉羮早在十年前結束營業,
有的店家已老,有的第二代嫌累不願接手,有意外,有止歇。
能飄香逾三十年,第二代願意接手,
味道維持第一代的八成 up ,
且仍然健在的「爸爸牌小吃」,
只剩東陽香菇肉羮等寥寥可數的幾家,
祈願東陽一如旭日東升永不缺席。
為了來不及和爸爸完成的對話,
也為了永遠的鄉愁。
敬天上無緣的爸,乎乾啦!Cheers~
【東陽五十年老店香菇肉羹】
雲林縣北港鎮公民路138號
文化路公民路口。嘉義客運北港站旁
電話:05-7836254
營業時間:10:00-20:00
以上是舊手機照,當時的手機色澤實在慘不忍睹
以下為2016年11月初回鄉的相片,這才是真相圖啊。。。
許多地方的雞肉飯都漲價了,東陽到2016/11仍維持一碗20元,真是佛心來著